自驾车!
当前现象:经常拥堵,停车位难寻!
坐地铁!
当前现象:站点距离远,车站车厢拥挤!
坐公交!
当前现象:等待时间长,拥挤、行驶缓慢!
七八十年代都是以公交车为主,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已经发展到了以私家车为主流。并且私家车除了出行功能外,还是人们重要的生活和爱好载体,“拥有一辆私家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必将长期存在,也是更多“无车族”的生活追求。
据统计,在交通已经拥堵,国家实行限号/限购的基础上,汽车还在以每年近三千万辆的速度在增长着,并且将来还会涌现出大量新能源电动车、无人驾驶车加入到拥堵队伍中来。那么未来的大出行,如不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将毫无疑义的只会越来越严重。
在历史进程中,特定的环境下,势必会产生出新的事物!
人类,有着应对一切灾害的本能,当人们发现,有太多的时间被浪费在交通拥堵上时,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必将会产生出一种新的交通方式,来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停车难的问题。
如何解决交通拥堵?社会是向前发展的,再扩大公交车规模倒退到七八十年代以公交车为主的时代去吗?但以公交车为主的出行方式已经不足以满足现阶段的出行需求,并且城市道路资源有限,路面车辆太多,到处都是堵堵堵!
作为政府只能顺时势,努力加大对城市道路的建设,环线路、快速路、高架路一拥而出,但还是追赶不上私家车的发展速度。迫使国家又不得不实行限行、限号、限购、限外等无奈政策。
公共交通方面,“上天入地”,重新开辟新的路权,永不塞车的大运量轨道交通,也发展非常迅速。在前些年,各大城市都加快了地铁建设,很多城市几乎年年都有地铁工程在建设。但是其弊端资金成本高、建设周期长、站点距离远,又使之有了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人们不安于现状,还在努力寻求改进之道。观念一改变,出路一大片,又有了创新的成都空轨、中车无轨列车、比亚迪云轨,云巴等。但是,千篇一律,仅仅全都只是不塞车的公共汽车,满足建设条件的城市空间有限,始终会存在站点距离远、拥挤、产生“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自始至终无法与拥有独立空间、点到点直达、无站点距离的私家车相比。
那么,拥有独立空间、点到点直达、无站点距离的出行方式将是未来智慧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方向。
现阶段,拥有独立空间、一站直达、无站点距离的出行方式,除了私家车以外,还有就是出租车与网约车。但是,这不属于大众消费,出行成本高,并且道路交通拥堵,反而使出行更加缓慢。
“交通拥堵”是一项世界性难题,一直都未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要解决拥堵问题,很多人把希望寄托在现在的“风口”:未来的“无人驾驶+共享出行”上,甚至有说法,“无人驾驶+共享出行”将是交通拥堵的终结者,事实确是如此吗?
城市道路资源是有限的,无人驾驶仅仅只是驾驶员的改变,对提高道路利用率是极其有限,只能在一定程度内提高通行效率,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多数汽车空载所带来的道路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当出行车辆超过了道路的承载能力,该堵车一样会堵。
并且无人驾驶车上路以后,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将会是保有量已经拥堵的人工驾驶车与再新增的无人驾驶车混杂,混杂的局面只会加剧拥堵。况且电脑、手机也有死机的时候,将人的生命去交给电子机器,还需要三思。无人驾驶车的普及,任重而道远,它更加适合那些不产生交通拥堵的国家与城市。
至于共享,以前的出租车预约不便,但近几年的各大网约车平台早已发展完善,完全就是共享的实例。
说说个人的观点,虽然没有数据,但网约车即使排除掉替代的私家车出行部分,也带来了一些“引致需求”,也就是因为它的方便而新增取代了一部分原本的地铁、公交或自行车的出行,这样很有可能加重了交通拥堵。而且在空驶、等客、接客的过程中造成了不少道路资源的浪费。
只有从根源上解决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解决大部分人的出行需求,减少路上出行的车辆,才是解决拥堵的正确手段。打个比如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全城出租车与网约车可以停工一天,但全城地铁与公交车停工一天试试?
满足人们的高效出行需求,未来智慧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服务标准:
当地铁、公交、自驾车、出租车、网约车都不能给人们出行带来良好的便利时,新的出行方式势必顺势而出。它,需要解决:地铁的站点距离远、拥挤,公交车的缓慢,自驾车、网约车的拥堵。还需要满足:拥有独立空间,一站直达,无站点距离的条件。
符合以上条件的出行方式统称:PRT,(Personal Rapid Transit 个人捷运交通)这是脱离城市道路,独立运行的小运量交通。系统一般由车厢、行驶区间及控制系统组成。
PRT个人捷运交通是一种新型的高品质、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低成本的公共交通形式。不仅实现了个人独享车厢、永不塞车、快速高效,而且对现有交通不产生任何影响。
快去发表第一条评论吧~